WARNING:
JavaScript is turned OFF. None of the links on this concept map will
work until it is reactivated.
If you need help turning JavaScript On, click here.
此概念图以 IHMC CmapTools 创建, 内含信息有关于: 活出真實的愛, 活出真實的愛 by 高約瑟牧師 的 引言與經節, 引言與經節 是 10:25 看哪,有一個律法師站起來,試探 耶穌說,夫子,我該作什麼,才可以承受 永遠的生命? And behold, a certain lawyer stood up and put Him to the test, saying, Teacher, what should I do to inherit eternal life? 10:26 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什麼? 你是怎麼念的? And He said to him, What is written in the law? How do you read it? 10:27 他回答說,「你要全心、全魂、全 力並全心思,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 同自己。」 And he answered and said, "You shall love the Lord your God from your whole heart and with your whole soul and with your whole strength and with your whole mind, and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10:28 耶穌說,你答得對,你這樣行,就 必得著生命。 And He said to him, You have answered correctly; do this, and you shall have life. 10:29 那人想要稱義自己,就對耶穌說, 誰是我的鄰舍? But he, wanting to justify himself, said to Jesus, And who is my neighbor? 10:30 耶穌接著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 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中間,他們剝去他 的衣服,把他打個半死,就撇下他走了。 Jesus, taking up the question, said, A certain man was going down from Jerusalem to Jericho, and he fell among robbers, who having both stripped him and beaten him, went away, leaving him half dead., 活出真實的愛 by 高約瑟牧師 包括 二、感受需要——有基督的心, 一、看到需要——用神的眼光 是 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到別人的需要,因為 我們常常只注意自己個人的需要。路10 :31-33裡面祭司、利未人和撒瑪利亞人 都看見那個受傷的人,可是只有撒瑪利 亞人看到那個人有需要。另外兩個視而 不見。, 二、感受需要——有基督的心 是 要認同別人的感受,跟別人的需要感同 身受。一位姊妹的兒子暑假去臺灣,向 一個老人買了很多的養樂多飲料,送給 孤兒院的孩子。因為他感受到老人在賣 養樂多必定有她的需要,孤兒院孩子有 需要,因為他小時候也喜歡也需要。只 有裡面有同情心,有愛心,有基督的心 才會感受別人的需要。, 結語 是 今天我們一定要記得耶穌的話:“你去 照樣行罷。”聽耶穌的話,看到需要, 感受需要,回應需要,活出真實的愛。, 引言與經節 是 10:31 適巧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 見他,就從對面過去了。 And by coincidence a certain priest was going down on that road; and when he saw him, he passed by on the opposite side. 10:32 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 ,也照樣從對面過去了。 And likewise also a Levite, when he came to the place and saw him, passed by on the opposite side. 10:33 但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他那 裡,看見,就動了慈心, But a certain Samaritan, who was journeying, came upon him; and when he saw him, he was moved with compassion; 10:34 上前把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 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客店裡照料 他。 And he came to him and bound up his wounds and poured oil and wine on them. And placing him on his own beast, he brought him to an inn and took care of him. 10:35 第二天,拿出兩個銀幣,交給店主說 ,請你照料他;此外所花費的,我回來必還 你。 And on the next day he took out two denarii and gave them to the innkeeper and said, Take care of him; and whatever you spend in addition to this, when I return, I will repay you. 10:36 你想這三個人,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 中之人的鄰舍? Which of these three, does it seem to you, has become a neighbor to him who fell into the hands of the robbers? 10:37 他說,是那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 照樣行吧。 And he said, The one who showed mercy to him. And Jesus said to him, Go, and you do likewise., 引言與經節 是 神是愛的源頭,只有裡面有神的愛,我 們才能活出真實的愛。今天我們來到聖 餐前面,思考自己有沒有一顆愛神愛人 的心。如何才能活出真實的愛?一個基 督徒應該有什麼樣的行為,用什麼樣愛 來見證自己是一個承受永生的基督徒?, 三、回應需要——實際的行動 是 撒瑪利亞人的行動就是“用油和酒倒在 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 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第二天又 把錢交給店主要他照應,并且承諾所有 的費用回來必還。這種幫助和犧牲是真 正的回應需要。, 活出真實的愛 by 高約瑟牧師 包括 一、看到需要——用神的眼光, 活出真實的愛 by 高約瑟牧師 包括 結語, 二、感受需要——有基督的心 是 感受需要要克服三個障礙: a)不要為自己尋找借口編織理由; b)要大器,不要老是想值不值得; c)摒除“我不做,別人會做“的念頭。 60年代一個犯罪案例就被稱為Genovese Effect (旁觀者效應)。就是說當犯罪 事件發生時,旁觀者越多,越不肯能有 人伸出援手。就是這種“我不做,別人 會做”的想法造成的冷漠。, 一、看到需要——用神的眼光 是 讀者文摘曾經有文章諷刺說,一個屋子 裡三個男人六隻眼睛卻看不到有衣服要 去洗。你可以看到問題,但未必看到需 要。, 一、看到需要——用神的眼光 是 你來到教會,看到缺乏同工,你是否看 到需要事奉?看到加州有缺水的問題, 是否看到有省水的需要?看到教會有新 來的朋友,是否看到要去歡迎、分享的 需要?用你的肉眼可以看到問題,只有 開啟屬靈的眼睛,用神的眼光才能看到 需要。, 三、回應需要——實際的行動 是 馬克吐溫曾經說:” It ain't those parts of the Bible that I can't understand that bother me, it is the parts that I do understand.” 有 人意譯為:“真正讓我心痛的,不是無 法理解聖經的話,而是即使知道也無法 應用在生活上。”, 三、回應需要——實際的行動 是 耶穌對律法師說:“你回答的是;你這 樣行,就必得永生。”(路10:28)他又 說:“你去照樣行罷。”(10:37)。耶 穌是要他去采取行動。我們常常有感動 而沒有行動。但是如果沒有行動,你的 感動很快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引言與經節 是 路加福音10:25-37裡記載一個律法師來 試探耶穌,問耶穌做什麼才可以承受 永生。耶穌要他愛主,也要愛鄰舍。 要他像撒瑪利亞人憐憫照應被強盜打傷 的人那樣“去照樣行”。因此活出真實 的愛必須從自己開始,而不是被動地在 那裡等待別人先愛你。首先要看到需要 ,其次要感受需要,最後是要回應需要 。, 一、看到需要——用神的眼光 是 別人的需要不是偶然的,是神給的機會 ,讓你可以去成為撒瑪利亞人,去愛。 不要把機會當成偶然,要把所有的偶然 看作機會,上帝給你機會。這樣你才能 看到需要,活出真實的愛。, 活出真實的愛 by 高約瑟牧師 包括 三、回應需要——實際的行動, 三、回應需要——實際的行動 是 今天的人有三種:第一種就像強盜,心 態是你的就是我的;第二種像祭司和利 未人,心態是我的不是你的,獨善其身 ;第三種就是如同撒瑪利亞人,我的也 是你的。